玫瑰疹,爸媽要多注意嬰幼兒體溫及身體狀況
玫瑰疹好發在6個月至3歲大的嬰幼兒,尤其是6到18個月大的嬰幼兒,剛開始會出現攝氏39度以上的高燒、伴隨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腹瀉,發燒持續2天到5天,一旦退燒,全身就出現紅疹,這就是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又稱為Sixth disease,由疱疹第六型病毒所引起;在此診療過程中,家長常急如熱鍋螞蟻,通常2、3天就換一家醫院看病,直到最後,並非其醫師醫術特別高明,而是到此時,答案(玫瑰疹)才自然顯現,因此對醫師來說,在診斷上是個挑戰。
文章資訊僅供參考,不能取代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之當面評估或治療。
何謂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小兒科醫師林彥雄表示,嬰幼兒玫瑰疹因疹子的形狀得名,是小兒科常見疾病,經由第六型、第七型的人類疱疹病毒感染,人體對於同一種病毒產生的抗體有終生免疫力,但第六型、第七型雖生物學特性十分類似,卻不一定可以交叉免疫力,因此部分嬰幼兒會出現兩次玫瑰疹。
第六型、第七型疱疹病毒感染後,病毒會終身潛伏,因病毒存在自然環境,大部分都會在兒童時期傳染,因此不會再得玫瑰疹,不過,潛伏病毒透過親子的親密接觸,經由口水等途徑傳染給嬰幼兒。
玫瑰疹好發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
玫瑰疹好發在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尤其是6到18個月大的嬰幼兒,剛開始會出現攝氏39度以上的高燒、伴隨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腹瀉,發燒持續2天到5天。
很多父母親發現嬰幼兒發燒時就會就醫,如果沒有流行性感冒、尿道感染等引起的發燒症狀,玫瑰疹的成分居高,通常先給予退燒劑,減少發燒引起的不適感。
玫瑰疹的病程,退燒後,臉部與軀幹出現紅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四肢疹子較少,這是身體產生抗體的反應,疹子通常不會癢,小粒、密集、微凸,呈現大片塊狀,與蕁麻疹不同,蕁麻疹會癢,疹子是較立體的膨疹。
玫瑰疹不必特別處理,幾天內就會逐漸消退,爸媽不用過於憂心?!但要多注意嬰幼兒的體溫及身體狀況,一旦嬰幼兒發燒或是起紅疹,最好到醫院求診確認,以免誤判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