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師,他(她)也這樣子 … …。」
您會不會覺得以上的「話」,聽起來似乎「耳熟能詳」呢?
沒錯,這就是當家長的、老師的聽了就會「生氣」的話!
想也知道,這是孩子在他們做錯事或做壞事時拿來作為塘塞的合理化藉口
之所以會讓父母師長「生氣」的是孩子講這句話時不是「比好」,而是「比爛」的!
這不禁讓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我們對孩子產生疑惑:「既然人家考100,人家能這樣子,你為什麼也不這樣子?」
「既然人家專心上課,人家能這樣子,你為什麼也不這樣子?」
我曾聽過一位很有智慧的媽媽分享對孩子的回應:「也有很多人沒這樣子啊!」
對啊!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別人做什麼,那是他的事至於自己要做什麼自己可以決定做不做大可不必盲從反正要做有理由不做也都有藉口
孩子們想藉由拉攏很多和他一樣(同一國)的人以便責任分擔或至少多拖幾人下水減輕自己的責任
有時想一想會不會是他們事先串通好的一起做同一件事反正家長或老師不可能「同時」全數揪出必然有「先後順序」何不趁此「漏洞」說:「他(她)也這樣子 … …。」
以表示家長或老師「不可以只針對他」因為這樣「不公平」
會這樣硬拗的小朋友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早就在盤算著如何偷機取巧、違反規定否則如何能「抓住」別人也這樣子的「機會」
如果孩子有此傾向(比爛的)無異否定了自己的「主體性」絕對要好好糾正怎可以別人這樣子,自己也這樣子呢?
但如果是見賢思齊當然得好好鼓勵一番囉!
全站熱搜